编者按:
7月31日,我院孵化企业澄观光学正式成立一周年。2020年,团队依托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组建,经过三年核心技术攻关与团队建设,为商业化打下基础。
过去一年,公司成果显著:成功发布两款活细胞超分辨显微镜(MH-PanoView、MH-AssemView)及智能软件Intellyseg,进行了30多场产品演示,服务了500多位客户,并获得了包括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最高奖在内的多项创新大奖,实现了从技术到市场的关键跨越。
展望未来,作为活细胞无标记超分辨成像领域的领先者,澄观光学将立足南通,持续深耕核心技术,加速产业化,服务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并致力于以自主创新打破垄断,服务全球市场。
(以下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澄观光学)
时光流转,光韵不息。当岁月的指针再次指向那个梦想启航的原点,澄观光学迎来了她充满荣光与希冀的一周年庆典。回首365个日夜,我们以“光”为名,以“梦”为引,在探索微观奥秘与追求极致光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每一次对焦的精准,每一束光路的创新,都承载着澄观人对“追光逐梦”初心的执着坚守。此刻,站在周年的璀璨节点,我们不仅盘点过往的星光点点,更满怀信心与激情,点燃新的火炬,照亮更辽阔的征程——耀启新程,澄观光学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向着光明的未来,加速奔跑!
PART01 缘起:未名湖畔的种子,紫琅湖畔的沃土

梦想的起点,常在思想的湖畔萌发.澄观光学的故事,其根脉深深扎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那片孕育了无数科学奇迹的土壤里——未名湖畔。在这里,顶尖的智慧激荡,前沿的光学探索从未止步。然而,真正的科学之光,不仅照亮知识的殿堂,更渴望照亮产业的前路与广阔的应用天地。
一次充满远见的相遇,让梦想的种子找到了新的沃土。当北京大学深厚的学术积淀、前瞻的光学研究成果,遇上南通这座城市拥抱创新、布局未来的战略雄心与优越的产业生态,一场关于“光”的产业化篇章就此开启。
从未名湖的智慧涟漪,到紫琅湖的产业波澜。正是这份相互的认可与共同的愿景,促成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顶尖光学技术落地南通的坚定决心。这是一次学术理想与产业抱负的完美联姻,一颗在未名湖畔精心培育的“光学”种子,怀揣着改变世界的梦想,被郑重地播撒在紫琅湖畔这片充满希望的产业沃土之上。
PART02 初创:工程深耕光电院,团队淬炼启新章
2020年,在首席科学家施可彬教授的带领下,核心团队在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组建了高分辨显微成像研究室。其核心使命明确:将北京大学的前沿光学成果,在南通进行系统的工程化验证与开发,架起从实验室到产业的桥梁。
研究室确立了“硬件采集+AI解析”的双轮驱动路径:一方面,通过创新的物理硬件架构获取高质量原始数据;另一方面,运用先进的AI算法与软件进行信息重构与深度分析。基于光源特性,早期技术验证聚焦于线性光学成像系统与非线性光学成像技术与系统两大方向。
从核心模块的精密设计测试,到整机系统的集成优化,团队在这一阶段展开了扎实的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持续的迭代开发,不仅攻克了多项关键工艺难点,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更重要的是锻造了一支兼具深厚学术底蕴与卓越工程实践能力的核心团队。这一阶段的务实深耕,为澄观后续的产品化与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与人才基石。
PART03 启航:厚积薄发耀周年,智造之光启新程

历经在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三年的深研与工程筑基,澄观光学于成立元年迎来厚积薄发的璀璨绽放。这一年,是技术积淀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关键启航,更是团队淬炼成果的实力印证。启航元年,澄观成功举办两场新品发布会,成功发布两款活细胞全景超分辨显微镜MH-PanoView、MH-AssemView以及智慧型数据分割与追踪软件Intellyseg,为活细胞全生命周期动态观测提供新范式!完成30余场demo,服务客户500余位,处理数据,整理PPT上千份。
PART04 远航:光聚英才归紫琅,智创未来立潮头
作为活细胞无标记超分辨成像领域的全球领军者,澄观科技将立足南通,持续深耕核心技术,致力于突破生命科学观测的极限。我们以“国际领先”为目标,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落地,推动生物医药、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的革新,以“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垄断,服务全球市场。同时,传承“北大气派”的求真务实与开拓精神,澄观将持续攀登科技高峰,让源自南通的科技巨轮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澄观之志,在于以创新之光点亮产业未来,更在于以赤诚之心汇聚英才,让紫琅湖畔成为顶尖智慧与乡情交融的创新沃土。前路虽远,行则将至。澄观光学这艘满载梦想的航船,正以坚定的信念、清晰的蓝图和开放包容的姿态,驶向那充满无限可能的“远航”征程!追光逐梦,耀启新程,我们携手共赴!